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之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杜渊

新闻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布时间:2018-10-29 点击数量:4914


95后连续创业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杜渊事迹

杜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201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一名95后连续创业者,无邪科技&口袋高校创始人。

初尝创业:他天生爱折腾

提到杜渊的创业经历,要追朔到他的初中时期。2010年八年级的时候,一次躺在床上看手机上的新闻,不经意间看到了“个人网站”这个名词,突然兴奋了起来,原来个人也可以做网站,原以为只有大公司才能,马上百度网站是怎么做的,服务器域名分别是什么,如何备案等等。那一晚上杜渊都没有睡着。第二天便决定做网站!然后立即构思,要做哪一方面,最后杜渊把目光聚焦到了家乡——敦煌,他心想可不可以为敦煌做一个网站呢,敦煌是旅游城市知名度很高,对外可以介绍敦煌的一些旅游景点,特产小吃等,对内,可以把敦煌里的招聘,二手,房屋中介,征婚等信息放上去,搭建一个本地信息网上交流平台。说干就干,杜渊注册了域名,买了虚拟主机(那时候服务器很贵,还是妈妈给的钱买的虚拟主机,妈妈很支持杜渊),一个月以后,敦煌市第一个地方门户网站——敦煌在线就上线了。(现在已经搜不到了,也出了很多名称一样的网站,不过百度百科还在,那个词条就是杜渊建立的)

此后杜渊印过传单,叫上小伙伴帮忙去每一个街道发。偷偷在商场过道贴过大喷绘,结果一周以后商场的保安打电话过来说交罚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酒厂打电话联系杜渊说想在网站投放广告,后来陆续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联系,直到高二的时候,因为学业渐渐繁忙,没办法顾及网站,杜渊不得已,只能关闭网站。

第一次创业:口袋大学

2014年,杜渊考入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来到了天堂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出地铁站的时候,看到绿茵茵的街道,很朦朦的雨气,杜渊一下就爱上了这里,他认定这是日后一直奋斗的地方。

大一上半期,杜渊和普通同学一样过着正常校园生活,快到期末的时候,杜渊又开始不安分了起来,恰好当下校园微信比较流行,杜渊在社团和学生会也做类似的工作,但学校里只有几个官方微信,那会就想能不能在每一个学校都做一个商业化的校园微信,做一个微信矩阵,思来想去,想出了“口袋大学”这个名字,口号为“将大学装进我们的口袋”,还是以前那样,想到以后,立马去做,注册了域名和微信公众账号,便开始张罗了起来。1231日跨年的时候杜渊正式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简易口袋网络工作室,并进行了第一次招新。人员筹备齐后,杜渊便利用寒假,开发了两个公众号的基础功能,一个是口袋杭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个口袋浙财(浙江财经大学)。31日平台正式上线, 21日在杭电推出了首创功能“网上刷水”赢得了众多同学的喜爱,粉丝开始爆炸增长,摸爬滚打一个多月后,口袋大学初具规模,覆盖了杭电,浙财,浙传,浙理,计量,杭师等下沙高校,杜渊和合伙人决定着手正规化运作,筹备公司,514日他与合伙人冯林源共同注册成立了杭州杂丛科技有限公司,并于63日向商标局递送了“口袋大学”两类商标注册申请。就这样,杜渊和他的团队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经过半年时间发展,截至1510月,口袋大学拥有了20余校园微信平台,覆盖杭州下沙大学城全部高校及甘肃、辽宁等地区的部分高校,共计13万余粉丝,3万余实名注册用户。在杭电等部分高校内成为了最为活跃的校园生活服务微信平台(口袋杭电)。

可在就在项目发展到规模最大时候杜渊团队也迎来了瓶颈——在新的学校无法落地。几乎大多数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大号,作为一个外来者,难与其竞争,这让杜渊陷入了沉思。一度陷入迷茫,下一步,该怎么办?

第二次创业:口袋公社

短暂踌躇之后,杜渊便告诉自己,怕什么!继续探索!这时杜渊想起了之前团队搁置的一个想法——食堂外卖。深入分析之后,杜渊觉得这相较于之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刚需高频。通过食堂外卖可以使校园短距物流运作起来,用户形成消费习惯后,水果,零食等等都可以植入,在校园物流的基础上,引入众包,形成校园区域内的“共享经济体”,最终便真正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校园生活服务平台,而就目前而言,经过先期努力,口袋大学拥有粉丝基础(其中杭电3.5万),推广新服务相对容易。还是如此,想到就做。于是决定在保有口袋大学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在大本营杭电试点,建立全新平台,进行新的探索,专营食堂外卖。为了区别于之前的校园子平台,杜渊和团队把新平台定名为口袋公社。

如果口袋大学是杜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经历,口袋公社应该说是第二次。1125日口袋公社开始了试运营,开放一个档口,快速试错,积累经验,一周后日均单量达到了70单。经过多番努力,最终杜渊和团队的诚意打动了美食城领导,口袋公社成功签约了第一个餐厅——杭电美食城,与1224日正式上线,开发20余档口,首日单量突破150单(客单价10余元),当时O2O风潮正热,校园也不例外,市场上已有两名浮出水面的竞争者,他们已经进入了多所高校,如果当时没有成功签约杭电餐厅,内忧外患之下很可能杜渊团队就真的失败了。

而后杜渊着手开始融资事宜,并积极调查其它高校,为拓广做准备,截至165月,公司业务覆盖到了6个城市35所高校。

但此时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正值各个外卖平台大力度补贴实际(包括对于校园),作为初创公司很难有竞争优势,另外由于长时间大力推广,公司资金也出现问题,杜渊和团队不得不再次思考公司的发展方向,思量之下,决定暂时停止校园外卖业务的扩张,转而寻找校外机会。7月,由于杭州G20不便开展校外业务,所以团队来到了投资方所在的深圳,探索校外白领外卖市场。

第三次创业:口袋高校

在深圳近2个月时间的探索,杜渊发现白领市场团队并不擅长,在团队迷茫之际,苏州一家投资公司找到了杜渊团队,了解了杜渊团队此前的创业经历以及积累的校园市场经验,随即决定给予杜渊团队百万级风险投资。8月中旬,团队转战苏州,在总结结合此前口袋大学及口袋公社项目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开始第三个创业项目——口袋高校。

此后,公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经过一年多近两年时间的发展,口袋高校已成为目前国内少有、江浙沪地区领先、专注高校新媒体领域、积累两年以上丰富行业经验的创业公司。目前旗下拥有如早起打卡、卖室友、四六级等多款月均百万PV的校园公众号旗舰应用,全国已有1.3万个校园公众号接入了口袋平台,覆盖2000+所高校,连接超过9000+位高校新媒体运营者,间接连接大学生粉丝超过600+。公司目前已实现盈利,月营业额超过20万元。

连续创业:有梦最可贵

时至今日,三年半过去了,杜渊和团队依然坚定的走在创业路上,先后经历三个项目三家公司,期间无数次面临失败,在母校杭电和各位校友的帮助下,他们顽强的撑了过去。

在创业期间,杜渊团队先后获得“浙江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浙江省第二届‘建行杯’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第五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大赛荣誉,201610月,杜渊团队代表母校参加了“浙江省第八届‘红船杯’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大赛”,并一举斩获实践组一等奖。同时在随后的风投路演环节以全场最高举牌率,成为比赛中唯一一支获得梦想小镇入驻金钥匙的创业团队(目前公司便入驻在梦想小镇天使村,享受三年150㎡免租政策)。

杜渊本人多次受到国家、省、市领导接见和关怀,如国家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部长杨松、甘肃省副省长郝远等,并先后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实践之星”、“接力浙商2017年度十大未来之星”等称号,20186月受学校推选,成为“2018杭电骄傲年度人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