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之八 浙江工商大学戚凯丽
用尝试敲开创新创业成长之门
——浙江工商大学戚凯丽事迹
戚凯丽,女,199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就读于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信息1401班。她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奖学金,并且成功保研至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同时,她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曾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8项,在创新创业项目方面,也成功获得2015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并结题,2016年度省级新苗人才计划立项并结题。此外,2017年,她被成功选举为全国学生运动会大学生方阵护旗手(浙江省共6名,本校仅1名)。
2015年3月,她有幸进入浙商大Lighthouse互联网实验室学习,从此开启了她创新创业的探索之门。经过一学期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后,从大二开始,她就在指导老师项老师以及学姐学长的帮助下,开始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当然,创新创业带给她的,绝不仅仅是奖项,更多的是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磨炼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为她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感恩+反省”的成长心态
参加竞赛,心态是一个关键要素。同所有参赛者一样,评委的点评对戚凯丽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偶尔有的质疑,不会给她带来太多沮丧,反而会促进她反思。她觉得情绪低落是短暂的,因为组员们对自己的团队都非常地信任,对项目的可行性,实践性都很有信心。最关键的是,她觉得评委的疑问也不是完全的否定,确实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就抓紧时间提升。项目设计得越完善,评委的质疑自然就越来越少。
“其实面对质疑声不需要惶恐也不需要抵触,没有错误自然最好了,有错误静下心想清楚,然后修正,一步步不慌张,就能做到更完美。”这是戚凯丽在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时所秉持的一种心态。
参与比赛,她最看重的不是比赛结果而是“学到了什么”。成长型的她,选择的不是情绪化对待“战绩”,而是把它们作为成长的伊始,用“感恩+反省”的心态处理。她先后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电子商务专项赛中获得银奖,在“创新、创意及创业”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中连续三年获三等获,在2016年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上取得优秀作品奖等等,支撑她取得这些奖项的,恰恰是她敢于尝试的“成长型”心态。
二、“尝试+积淀”的挑战底气
“在我们还没明确目标的时候,我们怎么做?也许,目标没有出现,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应选什么作为目标,而是因为我们的能力与阅历无法为我们提供太多的选项。当我们拥有足够宽广的视野,我们才能发现什么方向是最适合自己的。”
刚刚走进大学的她对于创新创业并不非常熟悉,但她选择试一试,慢慢地锻炼自己。一方面,学校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商科”培养特色提供了很多对口竞赛,让她不想放弃培养自己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入实验室之后的她,学习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她面向创新创业具备了挑战的底气。
她不觉得参加比赛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了不起,而只把它们看成是一条锻炼的途径。发现机遇时,她从不犹豫,反而勇敢迈出了第一步。她认为,确立目标不是盲目的,应该慢慢地想,慢慢地积累,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爱好,确立自己的理想。
成功可以“慢慢”来,踏准生活节奏,比埋着头猛冲有利得多。看似是“慢”,实际是为提升效率。在尝试中寻找目标,积淀灵感,是她一直以来坚信的提效法则。
(三)“眼界+格局”的不设限人生
她看过一本书,里面说同样是一个玩具小黄鸭,小孩子看到会说这是小黄鸭,父母看到,会说这个多少钱,工程师看到,会思考这是什么构造,什么材质的。简单的几句话,却让她感悟颇深。因为,眼界不一样,心境不一样,或者说角色与高度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深度也是不一样的。
期望人生不设限,不光是为了站上更远更高的平台,从不同角度看人看事,而且在探索同时,可以认识性格各样却也志同道合的友人。本科阶段的每次备赛过程,都是让她难忘的时光。她感恩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感谢学姐学长的指导与陪伴。犹记当初备赛,半夜一两点给学姐学长发稿件,都能得到及时地反馈,这让她感动又感恩,也让她懂得付出与回馈。而备赛时与她一起熬夜,相互打气相互鼓励的小伙伴们,更是她宝贵的财富。
从大一开始,戚凯丽就开始规划自己今后的生涯发展,考虑过本科毕业生就业、考公务员等等,最终还是决定了继续攻读研究生。而幸运的是,她获得了学校的保研资格,在得知这一消息时,她又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送本校。因为从大一至今,她的学长学姐,为她的成长指导付出了良多,而她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学长学姐那样的人,再在母校学习两年,尽她所能带领学弟学妹成长,回馈实验室,回馈浙商大。当然今后,她也一定会专心学习学术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不辜负接下来两年的研究生生活。
回首大学四年,创新创业,一直围绕在她的身边,在参与各类竞赛的过程中,她做了很多尝试,尝试着加入实验室进行课外学习,尝试着接触互联网,尝试着参与组队参加竞赛,还尝试着去参与一些文体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难免会有失落,但是,只要摆正心态,注重过程,知道收获大于付出,那便足矣!
而今,她成功的用不断尝试,敲开了创新创业成长之门,成为学校创新创业竞赛中的一份子;今后,她仍将用不断的尝试,去敲开学术成长之门,希望这一次,她也能一样精彩。
(浙江工商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