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之二十一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刘秀峰
创业让人生更绚烂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刘秀峰事迹
2013年怀着对温州这片创业热土的憧憬,刘秀峰来到温州,进入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作为一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学校,将创业的基因灌输给每一位年轻的学子,同样也让刚刚入学的刘秀峰深受影响。一入校他走遍了温州大学城的所有创业园区,与正在创业的学长学姐交流,和创业导师学习取经,慢慢开始了属于他的创业之路。
2013年11月刘秀峰创立了“大学生第一村”农业公益创业项目,成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入学时间最短便入住创业园区的新生。大学生第一村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温州本地的村户、农业基地、产品。通过线上渠道和宣传进行包装及宣传。至今仍是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公益创业品牌。
两年时间里,以刘秀峰为首的“第一村”团队走遍了温州各大地区,服务了以瓯海坦头村为首的10余家农村合作社、以瑞安小蜂蜜生态葡萄基地为首的20几家种植养殖基地。涉及农产品:生态葡萄、猕猴桃、手工红糖等50多款产品。先后获得了中组部、中国青年网、浙江日报等上百家媒体报道。并且凭借这一项目参加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荣获“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组一等奖”、“2014年度浙江省最佳创业规划之星”。
2015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刘秀峰开始接触物联网相关产业,曾投入参与互联网餐饮点单系统,互联网+驾校等商业模式,任职杭州至正优驾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为上市公司)温州市场总监。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热爱让他对于市场拥有了全新的角度及思考。
2016年刘秀峰开始接触共享出行行业,致力于解决5-10公里出行问题,同年8月份创立了温州爱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早起融资200万元,致力于共享电动车的产品研发及推广。同年12月在温州高校推广300余量共享电动车,每辆共享电动车日使用率8次左右,同时获得江苏新日集团500万投资(主板上市公司)。先后获得安徽省省委书记李锦斌书记,温州市委书记徐立毅书记赞赏。荣获2016温州创业创新博览会优秀项目创新奖。
创业期间,学校给予刘秀峰很多帮助,王大将老师和吴飞霞老师作为他的创业导师,在融资对接、股权设计、团队建立、项目发展上为刘秀峰献计献策、指点迷津,帮助他完善每一份工作。
艰难的挺过了共享出行的热潮,刘秀峰对于自身发展开始了重新定位,2018年他又重新回到了大学创业的初心,回到了农业项目的发展上。作为浙江省农归巴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刘秀峰开始将目光放在解决农村发展中低、小、散、乱的问题。
小:规模小,组织小。
地方的村镇农业从事者,往往不能建立大规模的生产环境,由此无法建立良好的市场效应,导致广大的从业者处于极易被淘汰,极易被取缔的尴尬局面。农业组织小,目前来讲,地方性的农业规模往往是镇、县级别的。形成的市场规范和市场壁垒都相对单薄。
散:服务散,区域散。
从事于农业的种植养殖户所在的区域都是分散的,地域限制,沟通限制,村级管理限制,导致银行,保险等行业服务也是分散的。
乱:管理乱,知识乱,市场乱。
农业的从事者大多是农民出身,对于基地的管理都处于混乱状态,有效的提升和发展极大欠缺。知识板块的获取渠道更是五花八门,系统的教育、专业的知识获取途径更是欠缺。市场的价格变化随市场浮动影响更是巨大。
通过地方农资需求,通过降低物流、管理、仓储等成本有效的降低农资采购的成本。通过各大基地的农资采购数据建立农归数据库,建立农业信用体系,提供贷款及保险服务。利用农归巴服务的农资数据和信用数据能够有效的分析获得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周期,扩大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从而降低生产风险。
目前农归巴在浙江省范围内搭建了村镇级农资,农具服务站50余家,建立了完整的农资服务、金融贷款服务和信用体系。服务的农业种植养殖基地400余家,这个数据还在飞速增长。公司也正在完善农业知识板块和农业需求板块。
未来,刘秀峰和他的公司将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建立1000家农资、农具服务站,服务中国8000家农业从事单位,并提供2亿元的农资贷款服务。建立中国最大的农业教育平台和农业需求平台,在服务农民、振兴乡村农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供稿)